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前言

本篇不會有超級深入的設定或者是NAS的架構整理,主要就是去思考,具體什麼是NAS,可以選擇的方案,具體其他介紹到多細,相信看目錄可以了解更快
 

什麼是NAS

 
本質上就是:使用網路來儲存檔案的設備

協定

NAS主要使用以下兩種協議:
  1. NFS(Network File System):這是一種在UNIX和Linux系統中使用的協議,它允許一個系統在網絡上共享目錄和文件。
  1. SMB/CIFS(Server Message Block/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):這是一種在Windows系統中使用的協議,允許網絡中的設備共享文件和其他資源,如打印機。

目前主流方案

  1. 內建 NAS 功能
      • Windows 內建的資料夾共享功能 (使用 SMB 協議)
      • MacOS 內建的資料夾共享功能 (使用 AFP 或 SMB 協議)
      • Linux 的 NFS 或 Samba 資料夾共享
  1. 自建 NAS 軟體解決方案(在一般作業系統如 Linux、Windows 等上運行的軟體)
      • Nextcloud
      • ownCloud
      • Seafile
      • Pydio
      • Tonido
  1. 專用 NAS 作業系統(整個作業系統就是為建立 NAS 而設計)
      • FreeNAS (現已更名為 TrueNAS Core)
      • OpenMediaVault
      • Unraid
      • XigmaNAS
  1. 專用 NAS 硬體+軟體解決方案(購買具備專用 NAS 軟體的專門硬體)
      • Synology NAS (硬體) + DiskStation Manager (軟體)
      • QNAP NAS (硬體) + QTS (軟體)
 

目前試過的方案

使用Sanba

一開始作為小白,想試試好像使用terminal建立了一個共享資料夾最快的方法
然後過了一陣子就會發現其實跟windows的共享資料夾一樣,都適用Sanba,突然覺得很遜
然後客製化、管理等等的也非常陽春,資安更是不用說
推薦給只是想要試試看共享資料夾的你
 

使用Windows共享資料夾

主要是設定一大堆,要在windows設定裡面跑來跑去,關鍵字可以找找看網路芳鄰
除非是兩台windows電腦互聯,否則上面的樹莓派sanba server還比較好設定
 

使用Docker + next-cloud

或許哪天會推出文章,基本上很酷,很像是建立了自己的雲端硬碟,也可以暫時使用本機資料夾儲存
但假如都用到雲端硬碟了,那就會開始想到NAS的一些問題
 

使用NAS會去思考的問題

主要是要顯示在toc上面才使用大標題,不要誤會

成本

停電

備份

儲存空間

資安

 
Microsoft Graph API python 開發筆記簡單上手home_assistant